8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应邀做客吉林大学鼎新讲座暨吉大化学七十年——科学与未来系列讲座,以“有机半导体材料-兼谈学科交叉”为题为吉林大学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出席并向马於光院士颁发“吉大化学七十年——科学与未来系列讲座”纪念牌。
讲座中,马於光院士首先回顾了有机半导体的发展历史,举例了导电高分子的研究是在化学和物理学家的共同推动下获得了诺贝尔奖,首例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论文也是化学和物理学家合作共同完成的,又结合马於光院士自身的成长经历,论述了学科交叉在当前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之后马於光院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利用电化学沉积获得高分辨率显示;提出热激子的有机电致发光机理、开发高性能并廉价的有机发光材料;有机铁磁半导体。最后给青年学者的研究提出建议:要有自己的研究特色(专长);要有同行认同的成果(信誉);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思维)。
在交流互动环节,马於光院士耐心详细地解答了院内外师生的问题,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展望。beat365官方网站、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师生1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与讲座。
本期讲座嘉宾:
马於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担任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教授。1996-1997年担任香港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1999-2000年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13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6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体系结构(化学、聚集态、电子)—性能(发光、激光、载流子迁移)的研究,发展了多种新概念材料体系、光物理过程的新认知、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第一完成人),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第一完成人)。担任《科学通报》编委、《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科学:化学》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