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 (第5/7页)
,觉得自己该是时候着手有关于赵渊学的研究和关于他研究室的事。 首先他必须先看赵渊学主要做的研究和方向,一般通常都和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相关,于是他万不情愿地从办公椅上起身,先去那些书柜中找到赵渊学的博士论文来翻阅,越翻越觉得不对劲。 他先看了赵渊学的摘要,写得很好,用字遣词也相当专业精准,研究也确实和廖立翔原本做的领域类似,都是利用自己製作的新兴化合物观察是否能对某些疾病获得改善的作用。 但他并不觉得这个摘要会是赵渊学写出来的,要嘛这摘要给周兴方改过,要嘛就是赵渊学就是写得一手好英文,但开口就是个英语俗。 后来他看了谢志,才知道原来赵渊学并不是周兴方的学生,而是一位系上已经退休的王老师,但赵渊学来不及毕业,所以最后由新老师的周兴方掛名当他的指导老师。这也难怪周兴方和赵渊学两个人的领域会八竿子打不着边。 博士论文的篇幅很厚,但廖立翔还是很耐心细翻阅整本博士论文。他发现内文的写作文笔就和摘要差很多,赵渊学确实英文不好,里面很多文法或是用字精准的谬误。有些地方甚至论述得不够清楚,关于论文里面的图製作得还行,虽不到顶尖的程度,但是要作为一个博士毕业还算在及格范围。 赵渊学在这本论文里的论述方式和讨论里所指出的几个重点,虽然标题下得好,但讨论的深度有限。廖立翔甚至可以在翻阅这本论文时再想出几个可以细部讨论的重点和造成结果因素的原因,但赵渊学在这论文中却完全没提到。 廖立翔一面翻着这本论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