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物价详情  (第2/5页)
中产阶级账本》记载:    董士沅所记录民国25年日常开支中,买书籍需要1元,买烟盒、手帕、牙膏、牙刷共1元,买灰布鞋也得一块大洋。    洗澡需要2角,买茶晶眼镜3元,买洗衣皂2角。洗衣被需要3角,买鲜rou、鸡蛋共2角,算命5角,修发2角,西瓜50斤共2块大洋。另外猪油3角,豆油5角。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一份报纸零售3个铜圆,一块银圆只能够买一个月的报纸,    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追女生的话,逛公园比较便宜,五个铜子一张票,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    1银元=100铜元    不过要是看电影,特别是刚上映的时髦的话,那可就贵了去了。当时要花一元二角大洋,才能买到民国十四年摄制的喜剧《淘金记》电影票两张。    二、奢侈品价格    相对于生活必需品,那么一些皮鞋钢笔西服自行车,那可就贵多了。    抗战前一辆单车在成都卖,差不多就得150块大洋。    骆驼祥子买黄包车头等新车100块。    上海皮鞋2.5银圆一双。    1934年中央军通过怡和洋行,从美国进口的高级长筒靴18银圆。    NJ市市长刘纪文夫人,花了大洋二十五块买了一对丝袜。    从这个角度来说,某穿越文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