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3/4页)
过, 他们应该等得焦心。结果自打卫成两口子回来,清净了一段时间的卫家老屋又热闹起来, 他们好像把举人考试抛到了脑后,谁都没半点担心,又杀鸡又割rou, 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村里人都觉得奇怪, 更奇怪的是秀才娘子都回家来了,怎么还让儿子吃别人家的奶? 就有人说, 她奶水断了。 “孙子还在吃奶吴婆子就肯让儿媳妇一路奔波去省城陪考,卫三郎把握恐怕不小, 搞不好真的中了。” “可不是,就不说请人喂奶这出,光他俩在省城一个多月,开销能小?没点成算他敢这么挥霍?” 只要说到这事他们就免不了拿当初霉运罩顶的卫成和现在作比,还是那个结论:姜氏女旺夫。 又有人说,举人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 “我们乡下读书人不多,考上秀才的也不多,各村也就一二人, 可你要是将十里八乡的秀才聚一起, 也不少了。每三年都有人去省城应考,你见谁中过?” “我跟老秀才打听过,问他每回考试取多少举人?他说一省百人左右,有出入也不大。一个省多大你们想想?咱们后山村头上是镇子,再往上是县, 县上面有州府,一个省好多州府,全部才取百人。算下来每三年全宿州也就十来人中举,宿州之下多少县城?我们松阳全县能有一个人中吗?如若能有,你觉得会是卫三郎?松阳县有多少读书人你知不知道?别人考了一回两回三回都不成,他一个乡下小子,不过初应乡试,凭什么中?” 这番话说出来,乡亲们都直观的了解到中举有多难,原先觉得卫三郎有机会的,这下也不确定了。 后来这些天陆续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