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_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第5/6页)

子的德行、cao守、学问都在自己,别人知道与否、认可与否,并无什么可担忧的,都不会影响君子的行为。”

    “陛下居于九重之上,若是不能辨别谁有贤能,谁是庸碌,不能分辨政令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容易受人蒙蔽,应当警惕。”

    “臣解曰:君子之道,无愧于心;特立独行,清心为本。”

    朱翊钧想了想问道:“徐贞明垦田三万九千亩,一家四口二十亩田,则可养两千户,生民万众,既无邀功,也无博名,可称君子?”

    “君子也。”张居正颇为郑重的回答道,徐贞明要不是君子,张居正也不会举荐了。

    “戚继光以六千军苦练三年,鏖战十数载平倭,转战千里,不扰一家一户,军纪严明,闻名内外,至蓟州,拒北虏于长城之外,爵位不显,可称君子?”

    “君子也。”张居正察觉到了一点不妙,但他还是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戚继光按照军功早该封爵,但是他的爵位在哪里呢?戚继光又怎么说?

    戚继光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朱翊钧写下了徐贞明和戚继光的名字,看了半天才说道:“徐贞明生民万众,不邀功不博名,如今闲住;戚继光南北转战,平倭寇拒北虏,无爵无诰。”

    “元辅先生教朕,徐贞明为何求告无门?戚继光械送董狐狸侄子入京,为何不能入京师领赏?只能在那北土城停靠,领赏急回,不得逗留?”

    果然!

    张居正就知道,给小皇帝讲筵,绝对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

    张居正思考了片刻说道:“徐贞明不用求告,已经被臣举荐,而戚帅也不会只在北土城停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