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 (第3/4页)
受冷落的孩子,道:“能帮我换一下药吗?阿诚现在有点问题,我走了以后,得有个知道的人照看着。” 夜很静,阿诚睁开眼的时候,窗外寒风呼啸,然而床边写字台上的一盏台灯,在这烽火乱世中坚定得亮着。他扭头一看,椅子上是一个宽肩窄背的背影,灯光勾勒出那人的轮廓,如同身披金光的神祗。只是这清醒极为短暂,还未开口,阿诚便又陷入沉眠。 方孟敖正借着灯光把玩着阿诚送他的手表,是他上次从上海回基地的时候,阿诚特意去给他买的。齿轮精密,啮合得分毫不差,如同骨血相融的亲人,然而表盘之上三个长短不一的指针,却走在各自的轨道上,和家人倒也有几分相像。 方孟敖又一次在心中自己问自己,强行让孟韦一直留在重庆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不是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有幸碰到一个总是能纾解自己疑惑、为自己在迷雾重重之中指出一条明路、或者相伴着走出那迷雾的人——比如明楼之如阿诚——至少方孟敖没有。 他的父亲和他走的不是一条路,身边少之又少的长者或不能交心,或是只懂疆场驰骋的武夫。他的同龄人或朋友,如同他一样被困在各种各样的迷惘之中。更何况这样主观的家长里短,有谁能说得清楚? 再进一步,如同方孟敖或明楼这样的人中龙凤,能说动他们的,或许永远只有自己。有时他看起来是采纳了别人的意见,其实不过是他心里早有了定夺,而旁人刚好与他意见一致而已。 高处不胜寒,大致就是这样了。 所以,每次碰到这样重大的抉择,方孟敖都会这样孤灯静坐,像要把自己榨干一样苦思冥想。 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