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之咸鱼奋斗史_分卷阅读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2/4页)

再想办法贴补谢姨娘就是了。

    刚想发话,范氏却接了口。

    “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谢姨娘的燕窝走公中的账,确是不妥,这些年府里庶务冗杂,也没个提醒我的人,就混忘了。打今天起,这燕窝就从我每月的份例里拨,若是还短了银子,只管找我会帐。”这就是摆明了要给谢姨娘撑腰了。

    “是,夫人。”邓mama心里微忖,别看谢姨娘平时不声不响,是个一锥子也扎不出个屁来的主,夫人却是一如既往地护着她。

    “你刚刚说,林氏提起她和瑞哥的份例,我这两年没过问厨下的事,你倒来说说,如今是个什么章程,循的又是几时的例?”

    “禀夫人,如今府里有两处厨房,大厨房和正院的小厨房,小厨房专管着老爷夫人头午和夜间的两顿汤水点心,外加熬制夫人的补药。”邓mama顿了顿,看范氏微微点头,知道答对了路子,又继续回话。

    “大厨房管着老爷夫人的一日三餐,两位小姐并三位姨娘的三餐汤水外加点心宵夜,还有阖府上下一应仆从的三餐。”

    向晚知道,这汤水却不是指伴菜的汤,像她平日用的银耳雪梨膏,红枣冰糖羹或是什锦水果冰酪就在其列,谢氏屋里额外加的一盏燕窝,也出自大厨房。

    “至于份例,是按着永安元年咱们府上初来潞州时,夫人您新定下来的例,至今六年未改。”

    来潞州以前,因为俞文川在冀州做官,一家人是住在俞家祖宅的,一切就按着俞府的例。俞家在俞文川出仕以前三代都没有官身,虽然家资不菲,却历来规行矩步省俭惯了。范氏从前锦衣玉食难免不适应,连她陪嫁来的仆从的一应份例也跟着缩水。于是一到潞州,范氏就重新定下了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