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职场向上:产品思维 (第4/9页)
司进行洽谈,最终确认合作的有12家公司,潜在合作对象有7家公司,拉到超过30万元的赞助费,吸引了5000多人参与。 自我评价(反例): 在生活中,我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拥有年轻人的蓬勃朝气。 在工作中,我做事有责任心,十分努力,集体意识强。 希望您给我这个机会,我有充足的信心胜任工作,谢谢! 自我评价其实就是对简历前面的内容的总结。从上面这段自我评价中,我们能看出你的性格有多开朗,思维有多活跃吗?你所谓的“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是什么意思?十分努力是有多努力? 自我评价不是让你吹牛,这些话太“假大空”,基本上人人都会写。 你需要做的是回答一个问题:我能满足企业的什么需求? 善于归纳总结:入职之后,我可以定期总结一些热门的微信公众号,分析它们热门的原因或规律。 抗压能力强:能应对可能会存在的高强度加班,只要公司有需要。 学习能力强:能迅速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方法。 最后祝大家都能去自己想去的公司,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 思维落地:修改简历 按照这一小节所讲的方法,修改你之前写好的简历。 怎么在群面[22]中脱颖而出? 1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之前,我们公司招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好几个同学你来我往,互相争论。在他们身边,我们闻到了浓重的火药味,感觉他们马上就要开始掀桌子对骂了。 要不是北京天气太干,给他们倒的水很快就被喝完了,估计他们会拿起桌子上的水……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必须要为大家做一些事情了。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有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干货”。 误区1: 面试现场像辩论赛,大家唇枪舌剑,都想着打败对方,找到对方的漏洞使劲攻击,有一种“请对方辩手不要坐下,我的问题还没问完”的感觉。 点评:面试不是辩论赛,你们不是对手,在你打败对方的一刹那,面试官也在心里放弃了你。 误区2: “死猪不怕开水烫”,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就是说不出为什么;虽然说不出为什么,也不赞同对方。 点评:你所表现出来的“你不喜欢我,却干不掉我”的样子不仅影响了你的对手,也影响了所有人。 误区3: 喜欢抢话,别人说话的时候,恨不得帮别人说完。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3分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还有一种人,30分钟从头说到尾,废话连篇,毫无重点。 点评: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在于话多,而在于你说的每句话都有得分点。 误区4: 最不讨喜的就是那种装模作样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水平高,引用各种理论,动不动就提swot分析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但大部分情况下驴唇不对马嘴。 点评:想要表现得“高大上”是没问题的,但不要过度,刹不住车就容易出事。 以上误区中的人基本上都对群面不了解,下面我就带大家来一步步了解群面。(附得分点) 2 为什么要群面? 群面也可以叫作无领导小组讨论,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对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所以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但并不一定要成为领导者。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一群简历看着不错的人聚集过来,让他们比一比。不是比谁最优秀,而是看谁更适合招聘的岗位。 群面考察的是什么? 群面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亲和力、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等等,也就是软实力,听起来比技术方面简单,但是说实话,你在群面中所遇到的情况基本与你预想的不一样。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根据你在群面中的言行举止来推测你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如果你表现出来的能力符合公司的岗位要求,就会录用你。 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提前会做好“人员画像”,通常称为“胜任力模型”或者“能力模型”。 举一个例子:我们要招聘一名销售。 在组织群面之前,我们会想,公司招的人应该是这样的: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