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2/4页)
干,然后揉泥,这是为了将泥里的气泡排出,否则坯体中容易含有气泡,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揉好泥后,再用泥条盘筑法做成型。 哈密第一个做的是一个小碗,他先拍出一个平整的碗底,放在一块光滑的扁平石头上,然后再将泥坯捏成泥条,一条条放在碗底向上盘绕,直到盘到口沿,用手和竹片将里外抹平,小碗的泥坯便做好了。 哈密还做了两个中等的汤锅和几个海碗的坯体,一起放到阴凉的地方晾干,等坯体晾干后,适当的修整下坯体的瑕疵问题,才能入窑烧陶。 趁着晾坯体的功夫,哈密将兽人们叫来准备烧陶所需要的窑洞。 哈密做的窑洞是一种土窑,整体呈椭圆形,是一个深一米左右的浅坑,浅坑靠左搭建了一堵小土墙,将窑室与火塘分隔开,在小土墙两端各留有两米米的缺口为通火道,然后在土窑的左侧下方开了一个添柴加火的灶口。 这样的窑火塘与窑室在一个水平台面上,隔着一层墙防止火过猛将坯体烧裂的同时,还可以使坯体受热均匀。 哈密将坯体从阴凉的地方拿到大太阳底下晒了几个小时,等坯体彻底没有一点点潮气的时候,开始装窑烧制。 哈密在窑里一层一层摆放坯体,虎翼在外面运转,而狼目和藤岩则是去拾烧窑所需要的木柴。 烧窑最关键的就是窑温和烧制时间,窑温度低,烧不成形,窑温度高,陶器会变形甚至裂开。同时烧窑的时间也非常关键,柴烧需要连续烧制72小时以上,期间要有人一直不间断的轮班添柴火。 烧好后封窑,三天后,才能开窑。 等哈密打开柴烧窑,看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