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6 (第3/4页)
次没有谈房子,只是简单地谈了谈在B市在A大的生活。 老板娘不是本地人,甚至她丈夫都不是本地人,说起来这栋房子的来历,倒还有些传奇。 早些年特别困苦的时候老板娘丈夫的父亲收留了一个做买卖的过路人,正好是B市的。饿得快死的时候她丈夫的父亲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了他,使得那人没有饿死。后来那人发达了,觉得这恩情不还不行,就买了一栋本地的房子专程送给了他们。本来老板娘丈夫的父亲是不想要的,不过他家一大口人,的确很需要住处,后来没要大房子,要了这处小的,还打了欠条,想要将来还。 “其实他们家住哪儿我们都不知道,还也还不了。”老板娘有些无奈地道,“后来我婆婆就说,这是好人有好报,也许还了那人的心里还不舒坦呢。叫我公公不要那么耿耿于怀。” 陆明朗道:“知恩图报,他生意一定做得很大了。” 老板娘不由笑道:“不是说无商不jianian吗?老实人做生意可是容易亏的。” 陆明朗道:“‘无商不jianian’的‘jianian’是后来的延伸意,本来应是‘尖细’的‘尖’,意为卖米时应堆起一个尖来卖给别人,古时候买米以斗量,诚信实在的商家当然更得大家的青睐。他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个大老板了。” 老板娘哈哈大笑道:“A大的学生就是不一样!这都能说出个典故来。” 店里其他吃饭的人还道:“老板娘这个故事说了这么多次,这次最有文化。” 附和了几句其他客人的调侃,那老板娘忽然就提起了早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