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2/4页)
。赶路途中,被一对老夫妻绊住了脚步。 在城郊的一座茅草屋前,一位老翁拦下了他的马,上前请他帮忙。 “这位公子,您一看就是读书人,我和老伴啊不识字,远方寄来了一封信,您能否帮我们读一读。” “好。”虞舒曜下马,接过那封信。 原来,那是自己写下的信。自己在西北时,会定期给每位英勇殉国的战士家里寄去一封慰问信。 他看着两位老者期盼的眼光,不忍读信。 “其实我和他都那么老了,哪会有什么人给我们写信啊。公子,你尽管读,我们听着就是。”老妪的眼眶突然湿了,声音也哽咽起来。 老翁也说:“是啊,您读罢,我们心里有数。” 虞舒曜将两位老者扶进屋坐下,终于开始读信:“这是西北军营寄来的信,信上写道……” 读到儿子战死沙场后,两位老者只是默默地流泪,他在桌上放下一些财物,默然走了出来。 接着,上马,赶路。 只怪风吹红了他的眼。 在西北期间,他写了无数封信寄给素未谋面的他人的父母,却单单没有一封是给自己的双亲。 除了悔恨,还有醒悟。 就如告别时虞凄辰对他说的那样:“你若再这样闷下去,怕是又要错过了,要学会珍惜啊老兄。” 虞舒曜回到西北,又用了五日。 一进军营,他便见今雨和顾浅莞冲了过来。 “该死的,这些天你都去哪了!为什么要让觞引找不到你!”今雨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他就一顿喊叫: “要不是觞引让我坐镇后方,我肯定要在战场上护他周全的。” “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