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三十一章 告假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告假风波 (第9/10页)

中有这般条件的,也只有和珅一人了。他为何如此?当是粉饰太平之举了,天下进献,便是天下太平,皇上定是这样想了。可事实呢?三品以上外官,天下间有近百人,若是人人进献,这要花费多少民脂民膏?给寻常小民徒增多少赋役啊?”

    外官之后,便是各部院献礼,看看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都进献完毕,已到了翰林院、詹事府,传旨太监唱道:“翰林院进《万寿盛典》一部,詹事伯麟进献!……翰林院编修阮元,进《宗经征寿说》一部!”

    翰林进献,大多是颂圣之词,故而不少文卷都被一一呈上,阮元这一册《宗经征寿说》自也送到了乾隆面前,乾隆随手翻开,挑了几段读道:“内外臣工,日有诏对,下至一命亦无遗焉。周礼云:宰夫叙群吏之治以待诸臣之复,万民之逆也。天下庶狱,事必亲览,兹复恩诏减等。易云: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不错,不错!朕御极以来,一向遵圣人之意行事,可惜中外臣民,大多不知朕意,阮元知朕之所为,皆依圣人先王之道,实在难得,自当赏赐!”

    只是钱大昕听着,却更具忧心:“伯元是翰林,皇上八旬万寿,歌功颂德之语,自然也少不了,这原也是无奈之举。但只怕伯元竟以此为真,日后徒知颂圣,不顾细民疾苦,那可如何是好?”

    各部院献礼直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进献完毕,眼看群臣贺礼即将结束,乾隆也传下圣旨,王公宗室入乾清宫赴宴,而太和广场也已摆好宴席,群臣百官均可在广场进餐。眼看朝会已毕,阮元也来到广场之上,他地位在朝臣中排在最后,故而只找了个偏席,不愿声张。

    到得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