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2/4页)
那里是什么地方?” 山长道:“便是骑射场所在。” 潘一舟一听,立即纠起眉头,脸上的笑意也迅速淡去,不咸不淡的丢出一句说:“倒也罢了。” 山长见他并不似之前热情,便试探着问:“大人是要去看看呢,还是?” 潘一舟索性一甩宽大的袍袖,冷冷道:“大吆小喝汗流浃背,简直有辱斯文,有甚好看的。” 说罢就要打道回府。 山长及几名教授相互对视一眼,并没言语,只是有些意料之中的失落。 如潘一舟此等重文轻武的心思,乃是眼下的大势。民间倒还差些,一旦到了朝堂上便壁垒分明,武将便十分受气:同一品阶的武将莫名低人一等,许多文臣也都十分轻视,说他们粗鄙不堪,不屑与之为伍。 这种想法其实十分矛盾,甚至是滑稽可笑的。 说到底,文臣又凭什么轻视武将呢?且不说同在朝为官,同为一个国家效力,一但边关有了战事,或是哪里发生动乱,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的还不都是他们素日里瞧不起的武将?若没有武将出生入死马革裹尸,又哪里有他们的安宁日子,能在朝堂上安安稳稳的逞口舌之利? ****** 作者有话要说: 重文轻武风气的形成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后面我会慢慢说 第四十二章 到了傍晚, 新任知府对郭游青眼有加, 甚至亲自为其当场取字的事情便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整个府学内外。 无数认识的不认识的, 熟悉不熟悉的人纷纷前来对郭游大道恭喜。 无论潘一舟究竟为人如何,这毕竟是桩好事, 当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