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 (第2/4页)
不多话,安静接过来,挽起袖子,撩起衣摆,在江水里认真洗起米来。 鲁山赞许地点点头,在岸边清出一小块空地,捡来几片枯树叶子,把小泥炉里的木炭点燃。 等陶子谦将洗好的米端过来时,泥炉上小陶锅里的水已经咕嘟嘟的冒着气泡,眼看着就要滚开。 鲁山头也不抬,指使陶子谦道:“喏,盯着点,水一开就往里头下米,那边有勺子,记得多搅搅,不然要糊锅。” 陶子谦得令,一等水开,便将米倒入,拿起木勺,一圈圈搅动起来。 鲁山自己返回船上,回来时手里提了一尾鱼,那鱼有手臂长短,头尖而肚圆,通体泛着银蓝的光泽。 陶子谦眼睛一亮:“鲥鱼?” 鲁山呵呵笑着,取出小刀,手脚利落地破开鱼肚,用小刀细致地刮除脏器:“别人送的,新捕上来,这时节最肥。” 不怪陶子谦惊喜,产自扬子江下游的鲥鱼滋味鲜极,rou质细嫩,即便路途遥远,运到京师已经不新鲜,依旧被列为贡品。像这样新捕上来的、应季的大鱼,在城里一尾可以卖上千钱,但更多的时候,市面上难以寻觅,即便出大价钱也买不到。 鲥鱼鳞片和鱼皮之间鲜味最浓,所以鲁山并不刮鳞,只去了肠肚血水,切成大块,和花椒、干姜放入粥中同煮,又淋上些酒酱调味。 一入锅,鲥鱼的浓郁鲜香立刻飘散开来,只稍稍搅动一下,鲁山便熄掉炉火,又取来木碗木筷,待锅中的翻滚的气泡渐渐平息,给两人各盛了一碗。 “炖煮不若清蒸的好,江边人家嘛,凑合吃吃,当心刺多。哦,对 * 了——” “还没加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