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留下来的请求。 至于原因,原来是卫夫子经过两年的时间与唐老太傅谈经论道之后,终于得到他的认可,被唐老太傅正式收为了关门弟子。 说是关门弟子,卫夫子的学问也并不弱,两人却多是相互取长补短,更像是忘年之交了。 能被唐老太傅收为弟子,那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袁正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惊又喜,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当然,卫夫子也向袁正承诺,他不会一直留在河北道。等日后陆烁学成,回原籍考取秀才后,卫夫子就会跟着他一起回桃山书院,继续做桃山书院的先生。 袁正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了。卫夫子也就因此留在了沧州。 陆烁听到卫夫子要留下来时,可真是万分高兴的。 因为在陆烁的心里,卫夫子是个非常称职的西席。他不仅博古通今,是一位鸿学硕儒,而且还很开明,并没有半分的酸儒气质。 陆烁在沧州跟着卫夫子学习的这两年,进益很大,并且打心眼里仰慕卫夫子的人品学识。二人教学相长,已经有了很深的师生情谊。 可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原因,卫夫子授课很有一套。他很清楚陆烁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科举。所以他在教学中,目标就很明确。 他以四书五经为主讲内容,除此之外,还会引经据典,加以额外的引导,以求在提高学生学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品德道学的修养,以使学生不会成为斯文败类。 陆烁开蒙的第一年,卫夫子就让他先认会五千个汉字,然后才循序渐进,令他背诵四书五经并作详细的讲解。 用卫夫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