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临高台 第11节 (第5/6页)
少女见此,眼睛一亮,惊喜呼道:“豆沙粉饵团!” 宋瑾道:“马上是祀灶了,刚好看到街上有卖的,给你带点吃。” 魏云卿确实也饿了,可还是推辞道:“如今家逢丧事,外公、母亲和舅舅们都是食不下咽的,我怎能在此时贪食呢?” 宋瑾不以为意道:“你又不是宋氏的人,这些规矩礼仪,总约不住你,快吃吧,别让你母亲发现就行了。” 魏云卿这才卸下几分心理负担,仰头看着宋瑾道:“谢谢舅舅。” 宋瑜问宋瑾,“客儿马上该纳征了,可叔父又要下葬,朝廷是什么意思?” 魏云卿一怔,塞进嘴里的豆沙粉饵团也变得有些嚼之无味。 朝廷近来的确有大臣以国有重臣丧,建议天子推迟纳征,延期帝后大婚。 天子乃付三公、八座议之决定。 八座,即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部尚书,这八位尚书台大臣。 因宋太师录尚书事,八座官员也都是看宋太师眼色行事。 加上这丧事与婚事都与宋太师荣宠相关,八座官员都不敢擅作建议,尚书台一时争议不止。 丧事,是宋氏重臣的死后哀荣。 婚事,是巩固宋氏当下的荣宠。 只是若帝后大婚让步丧事,那便是皇室向宋氏让步,有损皇室威严。 宋太师无所表示,尚书们亦不知要如何抉择,所以迟迟没有结果。 最终,是侍中赵平对天子的密谏,结束了尚书台的争论。 “宋开府固然是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