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3/4页)
十一点,管家递了张名片来,说是今日上船的新客人里,也有前往上海的中国人。听说了这里有救过人的外科医生,才递了名片上来。 傅侗文接过,上头写着上海仁济的名头。 毕竟是来拜访沈奚的,他还是将名片给了她:“你来看吧。” “应该没问题吧?”沈奚头回被人拜访,想见,又怕惹麻烦。 “中途上来的,问题不大。”谭庆项给她吃了定心丸。 “那就见吧。”她开心起来。 见到同行,总比琢磨该如何谈恋爱要轻松得多。 来的是两个人。 一个金发碧眼,一个黑发华人。 那个华人是个三十岁上下的高个子男人,戴着一副墨镜来,也是留学生的做派。他见到屋里的几个人,将墨镜摘下来,热络地和他们做着介绍。他叫钱源,是仁济医院的医生,旁边那位是他的同学兼同事。沈奚早被谭庆项科普过,北京协和医学堂和上海仁济在国内的地位,对这位前辈很是尊重。 长途旅程遇到同胞,又是同行,谭庆项也很快参与到谈话中。 “这个船医还说,他从未见过中国的西洋医生,”沈奚笑,“先生你一来,又多了一位。” “盲人摸象,他在海上十年,又能见到几个中国人?”那人含笑,“西方人的固有想法,总会改变的。” 是啊,总会变的。沈奚不由望向傅侗文。 傅侗文礼貌地在一旁,对她轻举了举茶杯,示意他在听。 这微妙的一个小动作,只有她看到了。 “沈小姐,为何会选择读医学?”钱源闲聊着。 “因为……我是广东人,接触西医比较早。” “这样,也对,”钱源笑,“国内的西医是在那边发展起来的,澳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