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2/4页)
个战场,能够引导舆论,博取民心。 所以一到巴黎,代表团电报回国,要的第一笔钱就是舆论资金,用来打点巴黎大小报社,为中国争取更多的舆论支持。傅侗文也投了不少钱,打点日本和国内大小报纸,所以他收到最多的包裹,都是报纸。 沈奚挪开十二月的,下边一份就是五月的,在讲国内的学生运动。 傅侗文走进书房,他穿着白衬衫和西裤,肩上却披了件中式的长褂,灰白色的。 他一直不穿旧时的衣裳,这件还是沈奚私下里问驻法公使要了一位华人裁缝的地址,特意让人缝制的。西装过于拘束,也重,还是长褂轻便。 傅侗文初见长褂,很是意外,虽不习惯,但也照沈奚的建议,披着御寒。 久了,反而觉出沈奚说的好处来。 “报纸上说的话看看就好,都是旧新闻,”他走近,把一顶巴黎正流行的帽檐翻转的钟形女帽递到她眼下,“你要迟到了。” “我很快回来。” “不用急,”他说,“难得你在巴黎见个朋友。只是不要到天黑。” “嗯。” 沈奚接了女帽,在手中握着,若非要紧事,她是一秒也不想离开他。 沈奚并没和他说见谁,只说是大学同学,傅侗文也没追问过。 她临走前和谭庆项交代了两句,把自己要去的餐厅地址和电话号码都留给谭庆项,这才放心出了门。 到了圣米歇尔大道,她找到那间咖啡馆。门外坐满了人。 全是一个个的小圆桌,桌子直径不过二十厘米,摆上几个杯碟就占满了。反而是圆桌周围的藤编座椅,每一把都比圆桌要大。十几个桌子放置很随意,绅士小姐们也坐的随意,享受午后咖啡。椅子抵着椅子,是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