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5、中庸之道 (第2/4页)
辜教授问道:“钱爷,你方才说盼着老夫早死,既如此,那便谈谈这个‘死’,是何意?” 钱玄答:“死得其所!” 辜教授又问:“‘活’又是何意?” 钱玄再答:“轰轰烈烈!” 辜教授笑了,道:“钱爷只知非死即活,可知不死不活?” 钱玄不假思索道:“人生在世,活的轰轰烈烈亦或死得其所,不死不活,苟延残喘,不如不活,一了百了。” “非也!”辜教授道:“死,简单,一根绳子而已,而活,很难,不死不活,难上加难。死与活,毕竟乃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死不活,衣食住行,天灾人祸,老百姓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已然不容易。” “若依钱爷的话,不死不活,不如不活,岂不是都要去死了。” 钱玄被噎了个正着。 短短的开场数句话,便让何琪涨了大见识。 同你讲着道理,说着话,一个不慎,你就被骂了,关键你还没法反驳,啧啧! 辜教授先下一城,饮了一口茶水,润润喉,继续说道:“若要谈老祖宗之学问,我认为绕不开‘中庸’二字,钱爷,何为‘中庸’啊?” 钱玄回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又道:“知行乃合一,中庸也!” 前一句取自《道德经》,“反”是对“道”的“认知”,“弱”是对“道”的“运用”,“道”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体现为物极必“反”。 因此,为了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就要人为的去“弱”化、修正极端的状态,为了达到“中庸”的状态,就要在走向极端时,运用“中庸之道”去矫正失衡的状态。 因而,“中庸”是一个方法论,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