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_分卷阅读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 (第4/4页)

刷。

    虽说85年前,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这些容易找到又很便宜的原料制纸,但直到此时,纸仍未普遍使用,人们的书写材料还是以简牍和缣帛为主,因为造价便宜了,但卖价还是不便宜的,毕竟是读书人用的文雅物。

    这种宰大户的行业,对于贫穷的陶淘而言,真的很难忍住不掺一脚,所以改良造纸术就提上日程了,毕竟写欠条还得用纸不是,不好让她拿着竹简一笔一划雕吧。

    至于缣帛,陶淘不会写这时候的字,所以理所当然的忽略掉,并且大量书写也是一个体力活,没有复印,咱能雕版印刷,好吧,普通的雕版印刷容易仿制,没关系,那就来复杂一点的饾版印刷吧。

    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就可以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字迹好仿写,可颜色复杂的画作仿制难度就高多了。

    制纸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也不方便劳动四位木工,可以先用蔡侯纸将就着,不过饾版印刷却是正好需要他们帮忙的。

    陶淘拿出一张成人手掌大小的长方形画纸,请四位师父按照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另外雕几块大拇指大小的带有一、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七种数值的版。

    感谢现代的人民币面值体系,她不用思考,就能报出需要的数值。

    四位师傅表情复杂,这活计他们虽不解其意,但并不难,就是这画,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