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 (第4/4页)
,不过是消损白日,比的便是谁先灯尽油干。 北绍百年基业,民殷国富,何惧如此? 然而不曾想,科举一役,轰及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朝中每年的招军遭遇空前的冷况,无人问津。 原本整一万人的定数,在这一年因为谢欢的下诏举贤,朝廷大力扶持的招兵处,只招了不到三千人。 无人参军,难道要强抓壮丁充兵? 这都罢了。 火上浇油的是,这一年前线频频告急,魏荣延不断上书调兵。 战事吃紧,朝廷无兵,这一切自然而然要怪罪到谢欢的头上。 兵连祸结时期举贤纳士,实非明智之举。 太后读着新科状元的文章,将前军的境况一五一十地说与谢欢听。 他理屈词穷,只得缄默听训。 太后问:“现下镇国将军多番申请调兵,皇帝认为该当如何?” 哑口无言。 他答不出,是意料之中。 最后还是太后‘宽宏大量’未与谢欢计较这其中明细,只道: “文章自是好文章,皇上若是有心,便封官留用吧” “只是。”她似不经意地撇了一眼,不紧不慢又道: “在魏将军凯旋回朝前,这科举的事就切莫再提了。” 治国必得先定邦,这是身为一位君主的常识。 一切都要给守疆卫民让路。 只这一条“误国之举”,太后不但彻底粉碎了科举,连带着‘还政’事宜,也被名正言顺的拖延了下去。 于是这一年金榜题名的新科状元贺同章,便成了北绍唯一的一位状元郎。 白问月依稀记得,上一世她初进宫时,正逢贺同章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