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3/4页)
他们以为李路是怀恩与别的女子生的孩子,问他mama是哪里人,做什么的。 东北人,做生意的,现在退休了。李路这样说。 这种误会李路遇的多了,已经习惯爸爸mama的角色互相转换。 李路在村长的安排下,在这里住了下来,本想待两天就走的,却无意中发现了村里还有个小学校却没有老师,李路便由村长安排,在小学校教几天书。 村长说,这小学是小沈办起来的,他是从上海来的知青,最近家人过世回上海奔丧去了,过几日就回来了,就辛苦李路两天,还说李路就是教一节课,也是孩子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班,挨挨凑凑做了三十多个孩子,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八岁,教科书也是那个小沈自己编写的,纸张虽然是粗糙的黄草纸,可字迹苍劲有力,内容也难易分明,合理有序。李路用这教科书先给大孩子讲课,再给低年级的讲。 讲了两天就放了麦子假,孩子们回家帮大人们干活了。 李路又无事可做,便去借了村长家的自行车去县城溜达,回来时天已经黑了,路不太好走,还遇到一个人跌倒在路边了,李路便下车帮忙。 那人还是孩子,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背着重重的行囊,左右手都没空着。这一脚跌的挺重,歪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李路怕他骨折,先骑车带他回了县城去医院看了看,好在人没事,只是扭伤。 李路既不缺钱也不缺粮票,身上的各个机关开的介绍信有一沓,很顺利的在县城招待所开了一间房。 两人这才坐下来能好好聊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