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南北两京 (第2/5页)
及各个院寺去落实执行。 在这个制度中,内阁负责决策,六部各院寺负责落实执行,皇帝就只剩下监督权,包括各项权力中权重最大的人事任免权,皇帝也同样只剩下监督权,每次遇到有官员补缺,皇帝只能在内阁拟定的名单中进行圈选。 皇帝通过中旨也能夺回部份人事权。 只是偶尔一两次文官群体还是能忍让。 但是次数一多文官群体就会群起而攻。 而且围攻皇帝的手段也是极狠——官员大面积罢工,让朝政瘫痪! 说起这个,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爷孙俩是深有体会,这两位都是深受文官群体大面积罢工之苦,不过在应对能力上这两位皇帝就有着天壤之别。 嘉靖皇帝是通过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分化了文官群体。 万历皇帝却来了个破罐子破罐,你们罢工老子也罢工。 然后?然后在文官群体和万历皇帝的合力折腾下,把大明给折腾完了,所以史家说大明不是亡于崇祯,实际上亡于他爷爷万历。 说这么多其实就为了说明一点,内阁制已经相当成熟。 不光办事效率高,官民百姓的接受程度也高,还有皇明祖训背书,皇帝也奈何不了。 但是北京沦陷后,皇帝和三大皇嗣下落不明,内阁也遭到一锅端,大明的整个官僚机构已经事实上陷于停摆。 所以要想办事,首先必须得恢复官僚机构的运转。 要想恢复官僚机构的运转,就必须先有一个大脑——也就是内阁。 然而,程序上没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其实还有一件更加十万火急的事情等着朱由崧这个监国处理。 那就是对江北四镇的安抚,或者镇压? 除了黄得功外,其他三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