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1/4页)
客户是某国资集团下属企业,空降一任新领导,一定要三方比价确定供应商。 这样一来,海鹰机械的工期、价格都没了优势。 李健林擅长周旋这种事,跟对方扛了几个来回,没有实质性突破。 工期摆在那,李健林已经通知车间,按照陈一天的设计备了料,这单要是黄了,海鹰机械的损失也不小。 焦灼之际,对方提出设计制造分开,签两个合同。 这样一来,设计肯定是海鹰机械的,没跑儿。制造他们可以比价确定供应商。 李健林当然不同意,另外两家里,明显有新入池的,想建立联系,报价相当低,核不上成本。 僵持不下,李健林叫来陈哲和陈一天,把最近进展通报一下,顺便商量对策。 陈一天没想到事情岔皮了,陈哲也没想到。 此前他们与这家公司的合作,陈哲也会把设计初稿发给对方,没出过乱子。 陈一天只好说出实情,说设计基本定型,对方也表示满意,他已经把图纸发给对方了。 李健林听他说完,表情很惊讶地噎了一下,似乎一时不能接受。 陈哲更了解李健林,他刚把情况说完,陈哲就想到,李健林争取这单生意的方法,就是手握设计,跟人谈设计制造一体化。 对方是国企,有工期压着,又是他们的年度重点项目,我们有稳妥的设计,又有可靠的工期,报价也并不虚高,属于合理范围,还是有六七成把握。 但是陈一天把设计放出去了,手里这张牌就没了。 不仅如此,还递给了对方一张牌。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1更。 估计会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