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远战抛射兵器 (第2/3页)
质量大为提高。各国都用它装备部队,大量使用于当 时的战争之中。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了比较科学的制弓规范。其制作,首重选材,其基本材料有六种,称之为“六材”:“干、角、筋、胶、丝、漆”。“六材”的功用分别是“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对六材的选用标准很严格且分成等级,如弓干,“凡取干之道七”,其中以柘木为员上乘,以竹材为最次。一张良弓一般要历经两三年才能制成,如此制作出来的弓已是非常成熟的复合弓,弹力大,经久耐用,文献中通常称为“角弓”。有关春秋时期古弓实物,在湖南、湖北等地的楚墓中曾多有出土,它们基本上能印证等古籍的记载。 (二)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射远兵器。古人所谓“弩生于弓”的说法是正确的。弩在春秋时期的文献和后来的考古发掘中,证明确已成为比弓更先进的抛射兵器。中已将弩和甲胄并列为兵器,又以弩机的扩张发射形容兵势。可见至迟到春秋晚期,弩已被较普遍应用于战争了。驾通常由弓、木质管臂和铜管机三部分组成:弓横装于臂的前端,弩机安装在臂的中部偏后尾处,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使用时将弦张开,挂在管机上,将箭骸装在弯臂的箭槽中,扳动弯机,使张开的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所储存的能量,急速收弦化为动能,将箭簇弹射出去。由于弩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动作,从而使射手有瞄准目标和寻觅放箭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