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户重阁,行风织念】_068 君臣父子之義,皇子遠調封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8 君臣父子之義,皇子遠調封邑 (第7/8页)

党。民间更传出晔王爱民如子,必是仁君的美誉。情势看来俨然有陈氏世族即将崛起的味道。可是这再再踩到楚魏帝的脚板子上。当今皇帝未驾崩,晔王便有仁君美名,岂不是践踏当今皇权权威x,威胁楚魏帝皇权?

    更别说这仁君之名,打从何来?是晔王让人发放钱财给那些乞丐与僧众。

    楚魏帝自誉治国严明,立法治,重农商,男耕贩女织绣,兵强民富,京城内歌舞升平。又因力行劳动换取米粮钱财的规矩,故对好吃懒做不愿劳动之乞丐极为严厉。凡遭官兵捉住者,皆派往河滨疏浚或筑堤防,包膳食住宿。但仍有些乞丐为了自由生活,宁可蹲在街角乞讨过日。

    而僧众在楚魏朝亦被归类为不事生产之徒。虽然不是全部的僧众都是不愿面对世俗残酷与痛苦而遁入空门,但对楚魏帝来说手足完好,却不愿工作,由民间奉养的人,于楚魏国一点用处都没有,自然一点尊重也不给。但世俗人世痛苦极多,心灵需要宗教慰藉者众,故楚魏帝仅能采不鼓励出家、也不支持盖庙的消极原则默许僧众化缘或受信众供养。

    晔王明知如此,却去乞丐群聚的街巷死角及庙宇发钱财,不正是打楚魏帝的脸,存心与楚魏帝过不去吗?博得了美名,却失了楚魏帝的信任,得不偿失。

    「那为何临王能够留在京城?」德妃不服气地问道。

    「临王行事沉稳,足智多谋,是辅佐朝政之良才。晔王仁心爱民,应至地方历练,体现其仁心,不是更好吗?」楚魏帝淡淡说道,虎眸凝视着晔王。

    晔王听自己的父皇这席话,虽是称赞自己仁民爱物,但难道不是在暗指自己不是佐政良才?

    「父皇此话可是在说儿臣、大哥、三哥和七弟都不如二哥?」晔王心里不甘愿,便表现在脸上。更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