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旁观日常_分卷阅读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 (第2/4页)

候翻过瓦,抹过墙面,不用每一个屋都放上木盆接水。

    村里其他人家就不好说了,狂风暴雨一来,村里的茅草屋都倒得七七八八,其他人帮着重新搭了棚子,也好不到哪去,估计撑不了多久。

    泥砖房也有不少垮塌的,人倒是没砸伤,可东西淋湿了不少,这天怕是不给活路了。青砖瓦房还不错,不愧是花了大价钱的,挺安全的。

    这么大的雨,地里的红薯再不收就要泡坏了,那可就真的可惜了。到底是心疼粮食,刘家的男人和女人还是出动了,带着斗笠和草帽,拿着锄头和箩筐去地里收红薯了。

    这可不是李春华提议的,她是个有见识的老太太,粮食虽然珍贵,但是这么大的雨容易感染风寒,为了那点粮食,不值得。

    虽然经历了两年多的饥荒,但是刘家人身子真没亏多少,起初一房一个月给十斤蝗虫,但是后来就给的多了,吃了那么多蝗虫,即使是缺钱少粮,人是没有坏身子的,不然刘家两个新媳妇怎么那么快就坐了胎。

    能怎么办,多熬点生姜汤呗,刘芳也没有大动作,只是在每一锅汤中都倒了点稀释的灵液,姜汤味道大,很容易盖过灵液的甜味。

    有刘家人这样的想法的不在少数,毕竟村里绝大部分人家比刘家的条件还要差,饿了那么久,是绝对舍弃不了地里的红薯的。但是他们身子虚,远没有刘家人身子好,又顶着暴雨这样劳作,估计患有风寒的几率比较大。

    果然不出刘芳所料,村里大半的人都躺下了,大家伙都是穷人,即使能请大夫,也买不起药。

    刘芳手里还有六瓶没稀释过的灵液,即使是有心想帮助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