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包好的珍珠:“那……那老朽和小女就先谢过殿下了。” 回到驻地后,列战英第一时间带人暗查了富商徐家,发现徐家三少爷还真有怪癖,虽未曾闹出人命,但也确实伤过几个良家女,被人看见带着血地抬出府外。萧景琰立即勒令当地县令严加管束徐家,签得一张画押保证书,若是再有伤人事件,便要开府大散银钱为官府造路修桥救济百姓。那徐家本就爱财,不然也不会想用娶妾的法子强得老翁家的宝珠,签了这样的书文,看在经商的门面上也不敢再任儿子胡来了。 萧景琰带着列战英第二次造访老翁家,在当地县令的见证下用高价买下珍珠,并为海珠说得一门好婚事,喜的老翁嚎啕大哭,以十颗虽不够圆润,但泛着淡淡玫红色泽、约有拇指大小的粉珍珠为礼,报答萧景琰的救命之恩。此事在南海一地口耳相传甚广,渐渐竟成为了官民和谐的佳话典故,人们落脚茶肆酒庄,都不免要听说书先生讲上一讲。 而萧景琰还记得,临走前,那老翁曾问过他珍珠要用作何处,说自己多年采珠,对如何保养、如何装饰珍珠都深有心得。萧景琰知他好意,可却不敢告诉老人家,他是要把这珍珠送给人当弹珠玩的,只好笑了笑,说是赠予友人。 老翁打量他神色许久,突然靠近了低声说话,不远处的列战英就看见自家殿下先是面露疑惑,忽而又满面通红,瞪大眼睛斥责了几声“胡闹”、“并非如此”等,之后便背过身去,蒙头乱转了几步,猛地跨出门去。 列战英直至今日都不知道那位老翁最后说了什么,才让素来稳重成熟的七皇子那般动容。萧景琰倒是记得清楚,清楚到每每想起,都不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