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品牌  (第3/5页)
就是保护这家工厂好好发展起来,给松江棉纺的同行们打个样,让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慢慢向工业化转变。    徐家、潘家和瞿家全都财雄势大,也都舍得投入,更是新技术的第一批享用者。    光是水力驱动装置,天织厂就打造了三百多架,沿着吴淞江一字排开,气势惊人。    织机则是由南桥镇的房师贡联合全镇的工匠们打造的,一千八百台织机的订单,让南桥镇的工匠们全都疯了。立刻舍弃了其他的活计,全部投入到了这个大单当中。    借着这个机会,左梦庚给出建议,让房师贡与南桥镇的工匠们联合建厂,专司织机制造和维护。    他提出的技术革新,让南桥镇的工匠们大开眼界,第一次发现,原来织机还能这么制造。    而售后服务的概念,也令人拍案叫绝。    以往卖出去的织机,就和工匠们没有什么关系了。倘若坏了,买主也只能无奈抛弃,或者花钱雇人修理。    可不管怎么说,对于买主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也是因此,南桥镇作为松江府棉纺织机的最大供应商,但却不是唯一的供应商。    南桥镇工匠们的竞争对手,甚至遍布整个江南。    如果联合建厂的话,也能用上水力驱动,则可以大幅度降低织机打造的成本。再用售后服务为武器,将会把客户牢牢黏附住。    房师贡和南桥镇的工匠们略一商讨,一拍即合,很快就挂牌建厂。    这帮人心气还挺高,以“天工”命名工厂,还在左梦庚的指导下,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团队。    天织厂,预计到夏末能够投入生产,也承载着松江棉纺的期盼。    如果天织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