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三十五章 入不敷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入不敷出 (第2/4页)

从而导致物资消耗也增加了十倍,且需要付出高昂的前期建设投资。

    比如春耕用的翻耕播种机,从30台增加到300台,每台价格70万。

    抽水机增加到了100台,每台2000元。

    挖掘机增加到了150台,每台需要45万。

    以及为了驱动这些机器的柴油,也分多次买了8000多吨,每吨售价6000多元。

    光伏发电板又买了10万多平米,加上蓄电池、电线、变压设备,又花了1.5个亿。

    考虑到冬天光照不足,风力却很充足,许远还打算购买110台的30KW小型风力发电机,每台价格约三十万,这笔钱很快就要花出去。

    还有建造工坊所需的各种机床设备、电机、工具,必须要用到的零件、原材料、耗材等。

    三万多小学生上课要用的印刷教材。

    农业领域的良种、化肥、农业。

    畜牧业要用到的良种牛、羊、猪,鸡鸭鹅苗等。

    还有各种各样的药品、医疗用品。

    不少庄工家中要用的充电节能灯、充电宝、塑料杯、塑料水桶、牙刷等日用品。

    需要从现代采购补充的物资,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种类数量更是成千上万。

    之前只有许家庄这一座集体庄园的时候,许远的钱包还能吃得消,每月也就花个几百万而已。

    如今集体庄园增加到了11座,足足15万的人口,七八万的劳动力人口,单就劳保服劳保鞋,许远就要下单采购十几万套,各类物资的消耗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不仅让许远增加了来回穿越的次数频率。

    每月三四亿的天量资金消耗,也让许远意识到,要想在古代社会,维持一个简配版的现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