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二章 买办商人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买办商人们 (第2/5页)

计时的机械手表、座钟。

    有轻便好用的打火机、火柴。

    有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绝症的青霉素药丸。

    以及许家庄出产的压榨油、午餐rou罐头、水果罐头、酒糟鱼罐头等副食品。

    从日用品到食品,种类一共有近百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众商人也都眼热无比,蠢蠢欲动,露出无比渴望的表情。

    因为这些全都是顾客们抢着要的好东西,也都是高利润的商品。

    以白砂糖为例,批发价格两钱银子一斤,终端售价少则一两,多则二三两银子,毛利润最少都有十倍。

    玻璃镜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批发价从五两到五百两不等,终端售价也是少则五倍多则十倍的加,且由于供应量有限,每年都有定数,故而始终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不愁卖不出去。

    很快正式进入投标环节。

    众商人都默默估算了下代理区的市场规模和盈利前景,再考虑了下竞争对手的情况,纷纷用圆珠笔,在白纸上写下想要代理的区块与投标价码,再折叠起来,投入箱中。

    许远让下人统计了下,然后公布了中标结果:

    “应天府中标代理商,林鸿佐,出价58000两。”

    “凤阳府中标代理商,沈俊奇,出价49000两。”

    “松江府中标代理商,张岩,出价61000两。”

    “南京府中标代理商,徐常,出价36000两。”

    “扬州府中标代理商,钱仁益,出价21万两。”

    “北直隶中标代理商,王崇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