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八折骊龙欲近,怒满弓刀 (第4/18页)
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此宅小门面而坚雅,予人静谧之感,又以龟甲垣奠基,推测建于青鹿、金貔两朝之交;做为古物兴许价值连城,但审美委实不合时人所好,能在越浦六大豪商中接连转手四家,终为慕容柔所得,令人匪夷所思。 这份疑心,直到他小心翼翼踱至阶前,抬见檐下那方乌木匾才告烟散。 题匾者无有落款,以瘦硬的端楷写着“不如归”三字,每字足有磨盘大小,料想远看必如、、等名帖般清丽灵动,秀媚多姿;拉近至此,只觉每一笔无不苍劲挺拔,筋意如镌,愤懑恍若刀劈剑斫,直要破匾而出……回过神才发现食指停在半空,咄咄书罢,然而意不能平。 仔细一瞧,匾书非是镌刻,而是直接写在木头上,表面只髹了层桐油防潮。墨痕略凹,乍看以为是炭炙,但保存墨宝一般不用此法,恐失手焚毁,殷横野微一寻思,意识到是运笔之人内力所至,柔软的笔尖在硬木留下刮痕,难怪凹痕里丝丝缕缕,细到人力几不能凿,墨迹怕已直透木背,省下雕錾的工夫。 比起建筑,能写百家体的殷横野更擅书法,“道义光明指”便是他摹遍法书有得,才悟出终南捷径,从而掌握此一绝学。邵家小儿不识个中真义,纵使默背了秘笈,耗费半生也练不到家,整出个不伦不类的来,只能说是笑煞人也。 以他习武练字超过七十年的毒辣手眼,这匾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