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0章 法师折翼铩羽归 (第2/7页)
一把不知名的青光铁建。此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二十岁前司徒昭就凭此剑,让河朔群雄不敢与之争锋。虽是一把无名之剑,却代表了一个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轻狂,手持利剑,锋芒毕露。 而司徒昭的第二把成名之剑,就是李睿手中的这把“秋风落叶扫”。这把软剑,是其三十岁前所用,因其锋芒太盛,即便终日藏于腰间,也极具威慑力,故而弃之不用。当一个人跨过了人生年少轻狂的那个阶段后,为人处世会渐渐追求讲究方式方法。软剑和利剑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软剑剑身是软的,进攻方向较之其他剑更加灵活多样意,正所谓,“三十而立”,人生能够在这个阶段为人处世得当也好,自立于社会也罢,其实是建立在这个时期做事情已经讲究方式,而不是像之前的锋芒毕露的与众争锋。 司徒昭的第三把剑,乃是无锋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司徒昭在“四十不惑”之际,恃之横行天下。到了这个阶段,人的见识、阅历、思想等都更上一层楼,对社会的认识也跟家深刻,不会轻易地感到疑惑和迷茫,早过了那个锋芒毕露的阶段,现在渐渐到了学会收敛锋芒,正如那无锋的重剑一样。《道德经》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方正的东西是看不到它的棱角的,就像那重剑表面看起来毫无锋芒,其实隐藏了最大的锋芒。 到如今,司徒昭追求的便是无剑胜有剑。他曾说,希望自己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很多人用剑重量以适合为要,然而司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