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起上海滩 第6节 (第8/10页)
,则是完全为了养活自己,虽是打零工,却也是她眼下能找到的唯一工作机会了。梁琇希望能快些打开局面,自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因此,她的译文精准畅达,文采斐然,通篇契合严复先生的“信达雅”。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不做翻译的人,是无法理解同时达到这些标准有多不易。 幸好编辑是懂行的。 对于编辑而言,拿到几乎无须改动就可以直接刊登的稿件,是相当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可贵的是,梁琇的译文质量篇篇如此。有一家文艺杂志社的陈编辑,甚至已经开始提前和她约稿。 这些进展,让梁琇心里时不时就小小地满足一下。一个月后,她交完了下个月的房租不久,上月的稿费也结了。她数了数剩下的钱,竟然比刚回租界时,更多了! 她又数了一遍,没错,是多了。 梁琇这次不光开心,也生出了一份安心。如果这样下去,即便找不到像英文打字员那样的工作,养活自己,好像问题也不大。 于是第二天,她就又跑去了怀恩。 梁琇其实翻译的相当快,她的功底深厚,几乎是看完了英文,就能开始出译稿,稍加润饰就是能用的。再者,虽然她往好几家投,但是人家杂志社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刊登机会都给一个新人。版面就那么多,之前的老译者、名译者,也都要维护好关系。所以,一整个春三月,她有接近二十天,都在难童院度过的。 是的,是快二十天。 伍兰舟也没想到,当初梁琇说的“有时间就过来帮忙”,能是这么个帮法。 梁琇刚来那阵,主要是熟悉情况。 她发现,这所难童院,有近百个孩子,大的不过十岁出头,小的话都说不全。八一三之后成立的,当时的难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