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4页)
母的房间不肯出来。极需要关心和爱抚的我,就只能依靠眼泪度日。我恨自己的不争气,为什么不能反应轻些。让我更不能接受的是王厚刚的父母也这么地看我。 王厚刚的父亲虽说是个老八路,官职为正局,可是,凡事儿都听妻子的。王厚刚的母亲是个一个大字不识,大丈夫三岁的小脚女人。为迎合女大三抱金砖,更为了节约劳动力和照顾好儿子,王家才娶她。因为她长得矮小黑瘦,为了逃婚,王厚刚的父亲就离家,参加了八路军闹革命。一走就是十二年。十二年后的一个秋天的午后,王厚刚的母亲,就十分意外地出现在牡丹江搞军垦的王厚刚父亲的身边,她是听到一个同乡说,丈夫在这里,向娘家的哥哥借了五吊大洋,几经展转来到了这里。王厚刚的父亲这时已是个军级的参谋。面对着等了自己十二年的女人和部队上严明的纪律,他接纳了这个女人,尤其当知道了这个黑瘦的小女人已把他们共同的女儿养育了十二岁了,他就将这个女人紧紧地搂在怀里。 一个星期后,部队南进了,王厚刚的母亲告别了她的丈夫,回到了老家,十个月后,她又生下了王厚刚的哥哥。为王家留下了香火,从此,她就不再挨婆婆的谩骂,她以她的贞节和勤劳而在有钱的王家扬眉吐气,在丈夫面前找回了失去的自尊。为了使自己这获得不易的自尊永远不倒,她更加勤劳地持家,更加细心照顾着丈夫。最让她欣慰的是丈夫抗美援朝回来后,她以她四十七岁的高龄生下了一个儿子,一个漂亮无比聪明无比的儿子,为此丈夫对她更是百依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