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16节 (第2/5页)
一时间正堂里全是背书声,还有惊叹和稀奇声。 于同甫不知道扇子的事,但管家福叔却知道不少事情。 见他居然随身带着祖传古扇子,难免惊讶起来。 看来石伯谦确实只看重科举,而不在意外物。 这反而让福叔更加高看他一眼,毕竟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话,从古至今都通用。 同时又觉得这人功利心也太重。 一般人可不会,也不敢把祖传之物,弃之如敝履。 但换个角度想,做大事者都是不拘小节的人。 又想到石仲魁之前被人称呼为石呆子,福叔就和于洪高一样,误以为他以前是在藏拙。 而且故意营造出呆子的假象,来保护祖传之物。 这么一想,福叔又觉得石仲魁此时拿出扇子,正是聪明之举。 心里清楚的知道想得到,就得有付出。 又明白自己差在哪里,还想办法提高自己,这是有自知之明。 虽然要了彩头,却没影响于同甫读书,这是知进退。 而这最后一点也最难得。 福叔甚至想到,自家老爷当年要是有石仲魁看的明白,就不会因为24岁二甲第五,而志得意满、目无余子。 或者也和他一样,家道中落吃够了苦头和受尽了人情冷暖,也不会蹉跎了十几年,到现在年近40,还只是个从六品的大兴知县。 一般知县,上县正七品,下县从七品,而省城或者京师直属的县,则又会高一级。 甚至包拯权知开封府知府时,直接高了两级,要是再算他龙图殿大学士的身份,就高了四级。 想着想着,就听石仲魁大概是嫌麻烦,“兄长再不认输,不如小弟倒背某一篇,你看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