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农场下凡尘 第54节 (第2/6页)
眼皮子底下缩减规格。 万一被御史参加一本,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不过,既然钱粮短缺,大周大部分州府一改宋代乡试黄榜公布之后,第二天就举办鹿鸣宴的习惯。 不仅改成为5日之后,而且不少州府还打着科举盛事的名头,唆使那些土财主、乡绅和致使的官员,或者捐官们参与。 士林和衙门、朝廷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五百两银子吃顿饭,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十几年的口粮,但对少部分人来说,也真是一顿饭而已。 薛蟠、贾琏、贾蓉虽然身上都有官职,可有品无职,甚至连散官都不如。 一般的散官基本上都有个官职小一些的实职,或者因为名望大,而被朝廷授予散职、以示遵崇。 但贾琏和贾蓉身上的官都是捐来的,这才官员鄙视链中,最低一等的群体。 既然石仲魁是薛宝钗的未来夫婿,贾家也算亲戚,贾母、贾赦、贾政和贾珍当然想套近乎,加深点关系,未来万一有事求到石仲魁头上,说话也容易一些。 但石仲魁毕竟是晚辈,贾母等人是不可能跟着他去参加鹿鸣宴,为他助威。 所以贾琏、贾蓉和薛蟠花了600两银子,才得以进入登高楼参加当晚的宴会。 好在甭管职权官如何鄙视捐官,至少明面上的体面还是要顾的。 从五品同知的贾琏,被分配到的座位还算靠前,毕竟这次的主考官翰林院学士袁东刚,也是正五品。 加上贾家不是一般的勋贵家族,正常人不可能随便得罪贾家。 至于薛蟠和贾蓉,干脆当从属就坐在贾琏身后的席位上。 之前就说过,大周的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