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未来的换日线_(96)20-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6)20-1 (第3/5页)

旅游。

    与此同时,大型喷射客机逐渐普及,机票价格变得亲民,外加上欧洲火车通行证的发行增加了欧游的便利性,关于欧洲旅游的书籍相继出版,掀起了一股美国人欧游的风潮。

    受到这股浪潮的驱使,杨巧珍先后去了欧洲大陆两次。一次是在朋友们的邀请下,在某年暑假与她们一起去欧洲旅游。她们一路从英国玩到义大利,途中经过不少国家。

    另一次则是她拿到结业证书,回台湾的前半年。

    她一个人游歷了西欧各国,当再度来到巴黎时,她邂逅了这辈子最令她难忘的爱情。一首那年代的畅销歌曲,披头四的《yesterday》牵起两人之间的缘分。

    对方是义大利人,因为热爱音乐来到巴黎留学。男人对于梦想的执着深深吸引了杨巧珍。

    他们一起游歷了许多地方,还去了邻近的国家西班牙。杨巧珍在巴黎待了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比欧陆任何一个地方都还要久。那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是她在欧洲的最后一段日子。

    那天傍晚从塞纳河回到家,拿到远从台湾发来的电报,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她当晚立刻收拾行囊。离开前,她以为自己还能够再回到这里,未有再去找那个男人,便搭上早班的飞机赶回台湾。

    却没想到那天下午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她这辈子再也没有踏上欧洲大陆。

    杨巧珍和母亲在医院轮流照顾病重的父亲,并依父亲的心愿,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位家里经营代工厂的小开。尔后几年,随着台湾经济转型,丈夫决定自立品牌。

    那段时期非常艰苦,待她再度想起那个在巴黎相遇的男人,已经是非常多年以后的事了……

    河水泛出的碧绿湖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