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7页)
是撑不到我登阁拜相那一天的,又何必费那力气。” 大帐里顿时传出许多抽气声。 这些稀里糊涂跟着花闻远造反的将士,从没仔细想过花闻远为什么要造反,只是觉得跟着他比跟着皇帝有前程。如今有他们以前只能仰望的举人老爷都跑来投靠,甚至明确说了大周将亡,这叫人如何不震惊。这可是读书人,怎么会有如此大胆的书生? 同时,这些人,包括那铁匠都安了心。举人老爷都来了,说明跟着花将军造反是对的。 花闻远也在审视这位未来状元,读书人最讲气节,大周的读书人尤甚,儒学在这个时代已经登峰造极,文人是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沈应作为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怎么可能说从贼就从贼。 而且,沈应怎么知道他反了? 看出花闻远的疑惑,沈应不答反问:“花将军此刻本应带兵去往寒城,为何会在此地,打一群小小铁匠,占这方寸之城?” 花闻远眉梢一跳,目光瞬间变得锐利。 “明人不说暗话,将军,您先看看这个,这是小生在路上写的文章,”沈应从书箱里掏出薄薄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若将军看了这个,还觉得小生无用。那小生这就启程,去考个状元再来。” 花闻远接过那张纸,仔细看去,瞳孔骤然紧缩。这纸上写的,并非什么锦绣文章,而是一份名录,是江州附近可用之人的姓名、出身、才能。有些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儒,有些人现在看起来还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他都没听说过。 花闻远抬头再次看向沈应,对方露出个人畜无害的笑。 花闻远明白,这人也重生了! 沈应过目不忘,如果重生,定然什么细节都记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