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倒是想要自个晒盐,问题是现在朱元璋的地盘距离海岸线还有一段距离,搞盐田显然有些不合适,尤其江南这边雨水季节比较多,日照也有些不足,搞盐田有些不划算。至于矿盐什么的,舒云对于地理兴趣也不是很大,因此,也搞不清楚这边有没有什么盐矿。所以,跟张士诚那边大量购买私盐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另外,什么生漆,桐油之类的,也都是会被大批量走私的货物,这些可以用来制造武器。所以说,其实这种为官方挣钱的走私,其实都是在资敌,就看谁能够在敌人武装起自己之前,将自己武装到更好!
自个这边为了能够持续作战,几乎要搞得财政破产,手下的人还怨声载道,而对手那边却赚得盆满钵盈,手底下的人一个个都劲头十足,任谁心理也是不会平衡的。
他们倒是想要模仿应天这边的做法,但是应天能有如今这个场面,一方面是舒云的见识,另一方面依赖的却是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但凡哪一点不足,回去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
朱元璋或许在这么多义军首领当中,出身都差不多是最差的一个,他的履历里头,做过和尚,做过乞丐,而其他人,或多或少,起家的时候,都还是有些本钱的。最典型的,张士诚兄弟几个都是私盐贩子,不管是哪个朝代,贩卖私盐都是要命的事情,因此,他们兄弟很有一帮敢打敢拼的心腹手下,另外,也积蓄了不少钱财。徐寿辉,陈友谅这些人也总算是家有恒产的那种,比起朱元璋的一穷二白还是要强出一点的。
不管怎么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