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姚氏之苦(6.3改) (第11/13页)
姚氏气得面色发紫,道:“我自然当场就回绝了,说八娘还小,起码还要多留个三、四年再嫁。你猜大夫人如何说?她笑道,卢家阿郎可是刑部员外郎,又是正统山东名族嫡系。就算刺史若还在,这门亲事也是我们高攀。如今刺史已经不再,七郎又还小。八娘别错过这个好机会。” 姚氏说完,伏在凭几上哭起来。 孙婆子为她擦泪,道:“卢郎如此不堪,大夫人为何非要与卢家做亲?” “大伯这员外郎的官职眼看是不保,听说即使外放,也只能得个无实权的清水官做。卢公为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即将告老,他眼看着就能升任尚书了。大伯想在京外外谋个好实缺,卢家便提出家中十二郎未娶。大嫂之意,似乎是若八娘肯嫁,笼络了卢家。作为回报,大房自当好好照拂七郎的前途。” 孙婆子唾道:“大夫人真会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段字,他们身为大伯和伯娘,照拂侄子侄女本是天经地义,怎么要我们拿八娘的终生来换?只听说有亲身女儿割rou还父母,没听说侄女舍身嫁个傻子救大伯的。大房不是还有几个庶女么?就算年纪小,也可以先把婚事定下呀。” “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姚氏痛哭,“大嫂后来直说道,大伯本是被夫君牵连的,我们这是将功补过!当年我就厌恶大伯大嫂为人自私冷漠,夫君还说我小人之心。我倒恨不得把他从地下摇醒,要他看看他的亲亲好大哥大嫂,在他生后是怎么待我们孤儿寡母的!”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孙婆子也急得哭起来。 姚氏深吸了口气,道:“大嫂说得也有理。将来七郎读书做官,有父兄恶名在前,又会有什么好前途?就算八娘不嫁卢郎,她与大房的七娘与八娘同岁,到时候这三姊妹定是要一同议亲的。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