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召女郎_分卷阅读4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 (第2/4页)

,他回忆说,当时的联合国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没有红十字组织和难民营的概念,难民们完全自生自灭。他们每天就想着食物和不能生病,极度饥饿的情形下,人都是迟钝而呆滞的,甚至不能坐下——

    “屁股蛋子上一点rou都没有,坐下来被自己的骨头咯的疼。”老人回忆时咂了咂嘴,仿佛仍能感受到当时的饥饿,但他马上又微笑,“好在我们身体不错,居然都没有生病。”

    这些他都没有告诉过女儿,静是回国后七十年代末才有的,大概是执行任务时太苦,把身体搞坏了,陈家夫妇年近不惑才得这一女。八十年代后期,两人彻底脱离政府后,陈老先生凭着自己长期滇缅工作积累的经验,在京城的某小胡同里开了一家巴掌大的店面,经营一些他称之为“缘分买卖”的生意,十来年下来,积累了一份身家。

    当静大学毕业告诉父母自己要加入**局时,陈老先生和太太非常惊讶。女儿是知道他们以往的经历的,虽不那么详细,一家人都不是爱说话的人,也不常谈论往事,陈老先生没有想到,自己偶尔的提及居然给女儿这么大的影响,大到让她决定也投身此业。

    他犹豫,并反对,自己可以受的苦,不愿意女儿重复,但静是个有主意的女孩,虽然父母反对,她还是签了七年的工作契约。

    静是个安静的女孩。她长得很一般,淡黄色的、普通A国人的脸,细细的眼眸,颊畔撒着粒粒雀斑,像是上帝制作她时落下了正吃的面包屑。

    她最初的工作是监听。这活简单,但无比枯燥,每天十几个小时坐在监听室里听着目标源源不绝的废话,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