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第四卷)】(252) (第2/5页)
地监军,呵呵,这一干清 流最后被朱温投尸黄河,永为浊流,数年后,朱温篡唐自立……」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汉唐阉宦虽有行废立之事者,国祚尚存,继位之君 但有英主,便可涤荡内廷,现中兴之世,可世家权臣一旦得势,便是改朝换代, 国之不国,这亡国之罪,究在何者?」 二王沉思不语,他二人博学多闻,丁寿所举例子他们自然知道,不过身为士 人,读史之际,想着全是阉寺横行,民生板荡,为士人遭劫、社稷倾覆扼腕,全 不如丁寿这局外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如今细细思来,似乎清流亦有不妥之处。 王守仁长叹一声,「南山之言,也有些许道理,不过内臣眼界学识有限,治 国理政,终非其所长。」 丁寿戏谑道:「伯安兄大才,怎会有此以偏概全之论?」 王守仁倒是不恼,「哦?愿闻其详。」 「蔡侯造纸,千年以来世承其泽,十常侍之毕岚也曾制翻车利民,唐际内宦 英才辈出,朱温矫诏杀天下监军时,惟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 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 匿,程匡柔著书立说,承业、居翰有王佐之才,李克用等人此后皆为一方雄主, 岂能说内臣无治国之能。」 丁寿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