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66-367) (第6/14页)
斜眉轻挑,嘴角噙笑,怎么听说丁南山府中有女子出逃,心中还有点小窃喜呢。 “各得其所欲,呵呵,此语出自朱子的,看来宫端与朱子所见略同,不以野合为yin说啊。”张雄在内书堂读过书,论起引经据典难不住他。 捻着青花盖碗,拨动香茗,张雄抿嘴淡笑,“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令郎能做出拐带逃人的事来。” “谁拐带逃人?用修?”杨廷和终于无法安坐,厉声变色。 “府上几位小公子,除了这位大才子,还有谁在京城啊。”张雄翘着兰花指,搵唇吃吃一笑。 这副不阴不阳的样子激起杨廷和一阵恶寒,当即大喝道:“来人,去把慎儿唤来。” “是要寻公子问个明白,拐带逃人罪名可是不轻,别再连累了宫端您。” 杨廷和冷哼一声,“吾儿虽说不才,可素来修身持正,处事端谨,若是欲加之罪,少不得要到御前去讨个公道。” “呦呵,宫端还觉得委屈,两厂一卫许多人马可不是白拿俸禄的,是真是假,问了令郎便可知晓。” 见张雄老神在在,怡然自得的样子,杨廷和也是心中没底,尽管相信儿子品性,可若无真凭实据,张雄断不会贸然登门。 “父亲,您唤我?”杨慎一袭青衫,玉立廊下。 “慎儿,教坊司的一名乐伎……”杨廷和才想起不知那女子名字。 “雪里梅,”张雄笑眯眯地打量着杨慎,“这个乐户逃人雪里梅的下落,杨公子可知晓?” “孩儿确从教坊领回一个姑娘,不过名叫坠儿,并非乐籍。”杨慎朗声回道。 杨廷和满意颔首,“张公公可听明白了,或许厂卫中人混淆了人名,才有了这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