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盛唐小女官 第36节 (第4/7页)
官庸吏也着实可恶,竟连自己的国都都守不住,叫胡人占走了整个中原! 那可是国都啊! 试想一下,倘若有朝一日他们连长安都回不得了,那该是何等的屈辱与不甘? 真是太气人了! 李俅当即激动地嚷嚷起来:“我们大唐绝不会如此窝囊,真要有那么一天,我便是死也要死在长安!” 其他小孩虽比他内敛许多,却也都是这么个想法。他们生在长安、长在长安,若是长安被人占了去,他们必不可能像东晋那些皇室子弟、世家大族那样举家逃亡。 他们绝对不会丢下长安! 只李泌静默不语。 颜真卿讲的是两晋之事,实则大唐未必没有这样的忧患。 当今圣上重用了不少胡人,放任他们镇守一方、拥兵自重,且还将大量外族迁至重要城镇周围,予以轻税薄赋的优待。这些人看似是民,实际上是兵,只是不需要朝廷给军饷,战事一起他们便能跨马上阵。 这类胡人将领与外族军队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还不花朝廷的钱,用起来可不就分外顺手吗? 这便是有名的“城傍”制度。 更要命的是,开元年间朝中兵制便已经开始转向募兵制。 当初萧嵩这位徐国公就曾作为募兵制的重要执行者,二话不说便把宿卫京兆的府兵统统换成了募兵。 相比于常年为兵役所困的府兵,这些招募来的士兵个个精神面貌良好,瞧着比府兵精悍百倍。 李隆基对此非常满意,是以萧嵩后来一直官运亨通。 募兵制的“募”字代表着服兵役不再是义务,而是一种职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