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胭脂水粉,初现端倪 (第5/5页)
浙江按察使上奏疏,说通倭的那个吧?” “回主子爷,正是此人。” “后来案子怎么判的?” “案子交由杭州知府高瀚远主审,五月二十那日便结了案,定了六月初八的斩刑。” “六月初八?不就是今日?” “是在今日,但这些奏疏里,还有瑞王殿下呈上来的,也与那贺临有关。” 说着,冯安找出了瑞王的奏疏。 景历帝翻看完之后,问:“贺临的奏疏是怎么到锦衣卫手里去的?” “据浙江锦衣卫指挥使洪旭汇报,是天亮之后在家门口发现的,但经过锦衣卫探查,发现是瑞王的人放置的。” 听到这里,景历帝便明白了。 既然瑞王要插手,那个贺临,多半是不会在今日问斩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秦渊的折子,“理由倒是找的冠冕堂皇。” 想敲打六皇子党,又不想被针对? “传朕口谕,着瑞王重审淳岭知县贺临通倭一案,命浙江三司配合瑞王查案。” “是。” ———— 作者的话: 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内阁对奏疏给出票拟(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对每个奏疏所说内容的批改建议) 随后皇上审阅票拟,让司礼监批红,也就是用红笔写同意或者不同意(秉笔太监的工作) 再然后是掌印太监盖上印,流程完毕。 司礼监秉笔太监有四个,掌印太监只有一个,也是司礼监首脑。良宵的七品逆袭:最强女首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