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1 (第3/4页)
处死她。 “这个女人,心思太过深沉,跟当年的皇后一样。”贞元帝缓缓说道,“你若想后宫安和,你父亲无恙,就听朕的。” 李淳想起母亲联合舒王,竟然差点害死了父亲,也觉得她罪无可赦。可到底是亲母,还是不想眼睁睁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但此刻,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此事。 “朝廷未稳,别着急削藩。王承元虽是将才,但到底是异族,以后难保没有异心。可封高官厚禄,将他留在长安,阻断他跟河朔地区的联系。十年之内,不要再动别的藩镇。”贞元帝一边咳嗽,一边交代道。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主要是看向李淳。 在他眼里,李诵难有大作为,想必天下江山的兴盛,还要放在年青一代的身上。李诵父子俩一一应下,贞元帝的力气几乎都耗尽了,最后说道:“当年延光一案,虽然是由李谟而起,但朕也有私心,在其中推波助澜,对不起她。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为她和太子妃平反吧。准她的遗骸,迁回皇家陵园,再厚葬她。” “圣人放心,我们已经在整理旧时的卷宗,随时都可为姑母翻案。那李相……是否要召回朝中?”李诵问道。 贞元帝望着窗外的初夏景色,缓缓地摇了摇头:“李绛封为节度使,就在外地任职吧。新宰相的人选,由你自己来定。” 这些年,皇室给李家的恩宠太多,才会出现李昶那样的事。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赵郡李氏也到了衰败的时候了。而且李绛的施政方针,对于新君来说,未必合适。一朝天子一朝臣,贞元帝驾崩后,朝廷也该换新面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