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小鲜(科举) 第382节 (第6/7页)
时拥有极寒极热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洋流,非常适合水军cao练,倒也不觉得鸡肋了。 自?水军以?及部分军工厂一起搬迁到原倭国群岛之后,大?禄就正式开始对那里进?行汉化。 最底层的百姓其实大多没什么政治觉悟,高坐庙堂的是谁,与他们无干。哪怕改朝换代,也不过短短数日的惊恐和茫然,只要继任者?施以?仁政,让他们感觉比以?前好过了,便会发自内心的顺从。 或许是秦放鹤之前说过的“慕强”特性发挥作?用,倭国汉化的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细细想来,不外乎几个原因?:一则历史?上倭国曾向?中原称臣,如今也是旧事重?演,一回生两回熟; 二?则此番乃天皇主动带头?投降,又有“足利一族乱政,破坏两国友谊”的铺垫,矛盾转移; 三来倭国本就盛行汉学,上流权贵更以?通晓汉文、精通汉学为荣,文化共通程度极高; 四则从十几二?十年前开始大?禄就排除万难,坚持在倭国设立汉学馆,宁肯让教?师们滞留多年也不撤走?,当地百姓对这些已经习惯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坚船利炮强势撬开了倭国国门,歼灭了大?部分精锐部队、铲除了反抗意志最强的高层。 剩下?的百姓连吃饱穿暖都是奢望,哪有什么余力反抗? 天皇也好,皇帝也罢,对他们而言也不过一个空洞的符号,吸引力不比一碗菜糊糊粥更大?。 所?以?当那些倭国百姓被要求穿汉家衣裳,学习讲汉话时,非但没有多少抵抗,反而还有种类似“啊,我等贱民竟然也能学习昔日只有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