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 (第4/4页)
来“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召公姬奭了?! 子姝派人给殷都报喜的时候,她才刚生完孩子,只来得及自己取了一个“昭”字当小名。 因为祭名是武丁的高宗也名昭,所以比干和帝乙给外甥的昵称都是小小昭。 比干以为姬昌会直接将姬昭作为太好的儿子的名字,想不到他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姬奭。 召公姬奭,和周公姬旦一样在大周初期奠定了此朝基础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大周没有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国祚或许不会那么绵长。 看着子受和姬奭两个人玩得开心,比干心中那股违和感真是挥之不去。 大概是终于确定了太子,放下了一件心事,看着聪慧可爱的小外甥,帝乙又有了新的想法。 周部对他们来说是个威胁,如果能让姬奭成为世子,那就太好了。 只可惜,这真的是想想都不可能。 在姬奭前面,还有十个太娰所出的公子,即使世子姬邑没了,还有九个嫡子在前头等着呢。 不过不能将姬奭封为世子,不代表大商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太好出身大商王室,大商对于周部来说是上邦、大邑,在某些时候,大商的命令还是能行的。 比干参考了一下汉朝的推恩令,然后修改一下就在大朝会上提出来了。 他不怕把事情闹大,就怕事情闹不大。 他主要针对的是姬昌,当然,要是能把其他的不同姓的方国也削弱那就更好了。 太好是被姬昌以正妻礼娶回去的,那姬奭自然也是嫡子。 周部的世子是姬邑,那意味着日后整个周部都属于姬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