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3/4页)
韦和异人觉得这个事件或许能成为异人再一次扬名的契机,于是开始默默策划。 很快,在吕不韦的财力攻势下, 不同人物对惠文后此事的评价就被传扬了出去, 异人也名列其中。 总的来说,时人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表示太后治国有方, 关心民间疾苦,大力支持不解释;另一边表示庶民不能与士同,更何况与君王相提并论,太后脑子莫不是病过头了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都是公卿大臣, 能被听到自己的意见的基本上就没有普通人。 理当最支持惠文后的普通黎庶就算发表了意见也没什么用,议事是只属于贵族公卿的权力。 作为一个秦国人,对于这件赵齐两国的事, 异人发表的意见是虽然秦国和赵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好,但是不得不说惠文后的说法真的是好有道理哦! 当然,那只是简化版的说法,因为异人把惠文后的每一句话都分析了一遍,所以最后传出去的具体的说法,是异人把后世归纳的什么民本、西汉初期的黄老执政的无为思想以及法家的依法办事思想都杂糅过的,经过吕不韦请人润色,最终成就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文体是散文,正是这个时期的流行,基本上是一个论点就加一个或真实或虚构的故事作为论据。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但是有几家特别显眼,异人用的就是这几家显学的理论,偏偏还能把它们能联系在一起,真的是刷足了存在感。 于是异人出名以后,第一个来见他的,不是封君公卿这种政界大人物,而是文坛大拿——荀况。 荀况,就是荀子,时人尊称为荀卿,儒家代表人物,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